English

信息化带来民主吗?

2001-02-14 来源:中华读书报 □雷毅 我有话说

社会的信息化总是趋向于使普通公民易于进入大众传播媒介,自由表达意见,并在最广泛的范围内即时传播。互联网络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中最有效的公众与政府间的沟通方式,有利于政府决策的公众民主参与,使政府决策最大限度地透明化。因此,有人认为,高科技的发展将有助于提高政府决策中公众民主参与的程度,并由此断定,信息时代的社会结构必定是多种力量平衡的结果。

然而,事实并非必然如此。

技术对社会价值系统的影响并不是技术的直接干预,而是增加了价值选择可能性。技术能够导致价值的变化就在于,技术要么通过把某些以往无法实现的目标置于选择的范围之中;要么通过使某些价值比以往更容易实现而促使价值的变化。当技术的变化促使某些社会理想的实现成为可能时,便会冲击原有的价值系统。当社会对这种新的可能性不能及时地作出反应,那么,在原则与实践之间的冲突就会加剧。民主政治的理想是每个公民在决策上都享有直接的发言权,但实际上不可能,于是就以选择代表的方式来维护公众的利益和表达公众的意见。例如,计算机技术的出现使迅速有效地收集和分析公众的意见成为可能,但就公众参与政府决策而言,计算机系统能否代表无差别的多数人的意愿?公众面对计算机做出的机械选择能否代表他的深思熟虑的判断?这种形式是否仍是一种隐蔽的政府行为?这些问题直接涉及到技术对公众参与政府决策的实际效果。

公众参与民主决策的一个典型例子是科技决策。随着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政府的一项事业,科技决策变得政治化了。民主与科技决策的关系便成为科技决策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对技术与民主关系存在着的多种解释,导致了在技术与民主之间同时存在着共生和互不相容的情形。当我们考察民主决策与科技关系的时候,就会发现,其中存在着科技发展中公众民主参与的悖论:一方面科技决策需要民主参与,而另一方面公众又无法民主参与。科技内部有一种希望追求民主的理想,但公众在民主参与时必须克服专业上的障碍才能参与到科技中来,事实上,只有少数经过长期的训练的人才能进入到某个特定的科技领域。对于科学家本身来说,他并不喜欢局外人参与他们的科技决策,而且他们常常想改变公众,使他们适应科技界的思想方式,这就是为什么会有一个悖论存在。从外部来说,我们需要对科技的控制,而就科学家本身来说,他们要求局外人民主,但不希望外部的民主影响内部的决策。由此可见,科技决策中的公众的民主参与虽然重要,但现实中却做不到,只能是一种理想。从实际的情况看,科技的决策一部分是由科学家做出,而大部分由政府做出。例如,美国参与科技决策的主要有四种力量:科技专家、政客、公众和利益集团。每一势力都会依据自己的利益对决策作出不同的判断,这就使民主参与大打折扣。

从理论上讲,信息社会应比其它社会具有更多的公共承诺,原因就在于,信息科技的变革有助于提高公共决策在社会中的重要性。信息社会的发展似乎是以公共决策范围的扩大为特征的。然而,早在八十年代以前就有大众传播社会效果的“沉默的螺旋”说法,对公共决策的真实性提出过怀疑:由于传播媒介强调的意见具有公开性和广泛性,易被认知为社会上的“多数意见”,这种认知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和不安全感引起人际传播中“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因此,舆论与其说是“公众的意见”,不如说是“公开的意见”。可见,民主参与的社会环境对公众意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公众民主参与决策的真实性。

高科技的发展使决策的技术化倾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明显。它的积极意义是十分明显的:利用高科技手段迅速、准确、全面地获取大量与政治活动有关的信息,从而服务于政治决策;决策的技术化显然要比人为的决策方式更加理性化和科学化,因而具有更大的合理性;高科技中人文因素的作用使技术问题具有了更多的社会含义,同时许多社会问题也要求技术的解决方式,客观上要求决策的技术化。但另一方面,决策技术化本身也必然地产生某些负面效果:它助长了技术专家控制和技术的官僚主义倾向;排斥公众的民主参与,使不合理的决策合法化。因此,信息时代的科技发展并不必然地导致决策的民主化。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